奥数 > 小学资源库 > 教案 > 小学数学教案 >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> 正文
2009-06-14 22:38:04 下载试卷 标签:一年级 数学
四、练习做教科书第108页上第2题。
1•;.让学生直接把得数填在书上。填完后,集体订正。有错误及时纠正。若出现把10一3算成10+3的情况,特别要强调:做题时要认真看题,仔细计算,才能算对。千万不要做小“马虎”。
2.如果时间允许,以第2题的式题为主,再适当补充一些,7十69十72+84+510一6
9+49-48+610-23+717-10
12+7由教师读题,学生写得数,最后,学生集体订正
第七课时
教学内容:小学数学第一册108-109页,练习二十第3-5题
教学目标:
1.学生能够看懂图意,并根据图意正确列式
2.在计算时,学生能够用多种方法“因题选择算法”
教学重难点:在计算时,学生能够用多种方法“因题选择算法”
教学过程:
一、基本训练
1、看卡片说得数9+39+49+68+57+48+77+99+9
8+47+68+97+56+56+76+87+49+9
7+98+50+910+9开火车的形式进行,回答后并指名说一说8+4和6+5是怎么想的?
2、在()里填“+”或“—”。9()6=1511()1=107()5=1215()3=12
7()8=158()0=89()9=00()10=10
二、指导练习
1、练习二十第3题
(1)问:这幅图是什么意思?学生分组讲解图的意思,并派代表讲。
(2)引导学生回答书中的问题。有()条鱼,游走()条。还有几条?(3)让学生自己读题,理解意思,列式计算。并请小朋友说一说为什
2、练习二十第4题
(1)问:你们爱游泳吗?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?
(2)会列式吗?学生独立完成,集体订正,并说一说为什么?
三、数学游戏找朋友,出示口算卡片和数字卡片。让学生玩“找朋友”的游戏提高学生正确、迅速的计算能力和判断能力。
四、作业:练习二十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,集体订正,并说一说为什么?
第八课时
教学内容:5、4、3、2加几
教学目标:
1、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,正确计算5加几、4加几、3加几、2加几
2、在观察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,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,在操作、讨论、交流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,得出多样化的算法。
3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习兴趣,使学生想学,乐学,会学。
教学重点:学会5、4、3、2加几的计算方法。
教学难点:培养学生算法的多样化。
教学过程:
一、复习铺垫口算练习9+59+38+58+36+58+99+49+28+47+5
7+88+6
(1)学生抢答
(2)以8+9、7+8为例,请学生说一说怎样想的?
(3)引导学生小结:计算小数加大数的试题可以交换加数的方法,想大数加小数得多少,推出得数;也可以用“凑十法”计算。
二、新课
1、出示例15+7=?5+8=?
(1)学生看算式后回答:这两道算式第一个加数是几?第二个加数是几?两个加数比较有什么特点?
(2)5+7等于几呢?你能用以前的知识做这道题吗?
(3)学生分组讨论,指名说一说怎样想的?
(4)5+8得多少?怎样想的?请学生回答,同座相互说。
2、教学例24+8=?3+9=?
(1)让学生试做,然后请学生回答是怎样想的?
(2)指导学生看书,小结问: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?(板书:5、4、3、2加几)有什么特点?怎样算得快?为什么?
四、巩固
1、做第110页做一做中的第1-3题
(1)第1题,左图:问:这幅图是什么意思?怎样列式?为什么用加法?右图:让学生自己思考,列式计算。集体订正。
(2)让学生从上往下做,并回答上下两题有什么联系?
(4)学生独立完成,并问:你发现了什么?
2、数学游戏转盘出示9加几、8加几、7加几的加法。学生开火车进行。
第九课时
教学内容:练习二十一第1—3题
教学目标:
1、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,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。
2、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
教学重点:正确、熟练的口算。
教学过程:
一、基本练习
1、练习二十一第2题2、看谁算得又对又快。5+710-74+813-35+910-92+9
3+84+74+93+95+8(学生独立完成,集体订正,根据学生情况分析错的原因)
二、指导练习
1、练习二十一第1题
(1)学生说一说,再板书在黑板上,指哪个答哪个?
(2)并让算得快的学生说一说为什么算的快?他的秘密在哪里?
(3)指导学生书写算式问:怎样写不漏掉也不重复?为什么?
(4)学生独立完成,教师巡视,帮助有困难的同学。
2、练习二十一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,集体订正,请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?
三、游戏哪两张卡片上的数相加等于15?同座互做。
第十课时
教学内容:练习二十一第4题
教学目标:
1、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,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。
2、培养学生看图的能力,初步渗透统计思想。
3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,同时培养学生的数感。
教学重、难点:熟练掌握计算方法并能够进行正确的计算,能够有效的提高计算速度及正确率
教学过程:
一、基本练习
1、口算10-38+49-19-88+215+38+77+55+6
3+911-19+68+86+78+69+82+92、()里应填什么数?
(1)比9大2的数是(),比7多4的数是()。
(2)写出得数是13的四道算式?()、()、()、()(3)练习9+()=138+()=15
12-()=2()+7=14()+()=12()+()=19
二、指导练习练习二十一第4题
(1)学生看书,弄清题目的意思。问:这题是什么意思?
(2)分组讨论,并派代表说一说。
(3)教师板书,引导学生看统计表。指导学生看表:表的第一竖行画有皮球、毽子、跳绳;第二竖行上面写着“一班有”,下面的数就是一班有这三种体育用品的数量,即一班有7个皮球、5个毽子、4条跳绳;第三竖行上面写着“一共有“,就是要求我们计算一班和二班一共有几个皮球、几个毽子、几条跳绳,
(4)学生独立完成,教师巡视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,鼓励他先说,再计算。集体订正。
三、数学游戏:同座每人抽出一张数字卡片,然后根据这两张数学卡片说出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,看看谁说多,说的对。对于说的多和对的同学发红花给予鼓励。
第十一课时
教学内容:20以内进位加法及练习二十二(整理和复习)
教学目标:
1、引导学生发现20以内进位加法表的排列规律,初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。
2、培养学生仔细看题的良好学习习惯。
教学重点:20以内进位加法
教学难点:看加法表找规律。
教学过程:
一、基本训练口算卡片,指名口算,并说出思路。9+48+47+65+710-512-25+3
12+1
二、练习指导
1、进位加法表
(1)出示20以内进位加法表,引导学生发现表中的规律。
A、竖着看,分别读出每行的算式及结果,边读边思考,每竖行是怎样排列的。启发学生回答。
B、横着看。让学生默读每排的算式及结果,想一想,各排是怎样排列的。(引导学生观察,启发学生回答)
C、问:从加法表中,还能发现排列上有什么规律吗?启发学生回答。
D、想:这张表中,我们只需记住哪些题就能很快算出所有的20以内进位加法。教师引导学生观察,边用红笔勾出来,使学生知道只需记熟左边到0道题。就能计算所有20以内的进位加法。
2、练习(1)让学生把和是11、12、13……的算式一组一组地说出来。(2)教师读算式,学生举数字卡片表示得数。
(3)说出表中两道相同加数的算式及结果。
(4)针对学生容易弄错的题进行练习。
三、作业:练习二十二
A、第2题,现时2分的时间,看有多少同学做得全对,若有不对的,查明原因,及时纠正。
B、思考题:第(1)题要求:让学生发现白圆与黑圆排列的规律,确定“往下应该怎样画”第(2)题要求:学生观察每行数排列的规律,找出与其他三行的规律不同的那一行。
C、第3题在书上完成,集体订正。
第十二课时
教学内容:书第114-115页(我们的校园)
教学目标:
1、学生加深理解本册教材所学的内容,体验自己校园生活中存在的数学。
2、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和“用数学”的意识。
教学过程:
一、创设情境
1、谈话:前一段时间,我们学校开展了一些体育方面的比赛。想一想都有哪些活动?学生回答:踢毽、跳绳问:想一想,还有哪些活动是你喜欢的?
2、活动:我们到教室外面去比一比设计项目:踢毽、跳绳、跑步、拍球、跳“房子“、跳远、
(1)学生自由活动,教师巡视。活动时间15分钟。
(2)回教室学生汇报,其他同学帮着补充。问:根据跳绳的,你能提出什么问题?
A、可以说一说参加跳绳的一共多少人?
B、谁和谁一共跳了多少个?
C、谁比谁跳的多几个?请学生列式解答这些问题,你是怎样想的?看看有几种不同的思路?问:跑步的同学又是怎样的呢?学生自由说,可能说谁跑了第几名?也可能说有几人跑?其他同样方法解
二、指导练习
1、出示准备的大挂图,根据学生活动项目填表,讲明图中各列的含义。
2、示范,根据学生跳绳人数在虚头像上涂色。
3、让学生把其他的板演在挂图上涂色。
4、教师提问:(1)参加哪项活动的人最多?哪项最少?
(2)跑步的和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?
5、同座相互提问,全班交流,充分肯定学生的合理想法。
欢迎扫描二维码
关注奥数网微信
ID:aoshu_2003
欢迎扫描二维码
关注中考网微信
ID:zhongkao_com